按照学校“持续深化课改,着力去水增金”的统一部署,我校视觉艺术设计学院于6月11日举办了本学期以教学院为主办单位的“技艺传承,去水增金”教学沙龙活动,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,进一步将技术与艺术融合传承,切实推进学院”一实两创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。
6月11日下午,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在B区英伦小镇创意设计工作室举行“技艺传承,去水增金”教学沙龙,参加本次教学沙龙的有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徐景福、副院长周慧、系主任刘琦炜及其他在校任课老师,还有幸邀请到了艺术带头人姜凡教授、教师发展中心顾哓琳主任及苏贺老师参加。
会议前夕,徐景福院长带领大家参观了环境设计专业创意设计工作室,对创设工作室的基本外观设计及学生学习环境进行了介绍。
沙龙正式开始,首先徐景福院长向大家解读了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“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,淘汰‘水课’、打造‘金课’,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、增加课程难度、拓展课程深度”,并指出,“课程是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短板、瓶颈、软肋,只有‘建设金课’,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”。随后徐院长介绍了本院的原创特色艺术教学模式——精讲、示范、辅导、总结,其归结于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 ,并结合自身讲述了自己所遇到的实地教学问题,对相关教学提出建议,他讲到“不仅仅学生之间有评比,老师之间也应当有评比”,从学生们的教学反馈中去了解老师示范教学、辅导教学等相关教学环节,以教师改进教学,师傅带徒弟,帮助学生将技术与艺术的深入融合,切实领会“技艺传承,去水增金”的真正涵义。
紧接着,学术带头人姜凡教授也谈了自己过年的教学观,他指出,现在是数字化时代,学生学习知识重在识,教师教授重在授,学习方式、学习质量、学习资源都是相当重要的,在这个教学与时代同步的大数据时代里,教师应带领学生更多的了解当代设计师所需的品质与能力,去设计创造,去传承、去表现艺术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,充分表达了他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思想渗透。发言完毕深得全院教师的深切赞同。
随后,周慧副院长为大家汇报“技艺传承,去水增金”创意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,创意设计工作室在长春光华学院的优质教育体系下,本着“以人为本,养成为先,聚能成才,人才放彩”的教学理念,阐述“水课”的关键在于教师授课水平,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,而金课的“金”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、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将教育思想与理念融入教学等方面。工作室将学生分为设计型、综合型与传承型三大类,采用“菜单式2+1+1”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工作室的教学目标项目引入、师徒传承;开拓视野,拓宽就业。创设工作室现在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,是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模式改革一次新的探索,未来将逐步扩展至五个专业,均将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,真正体现优质教育,在工作室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现“技艺传承,去水增金”的教学改革,明确“使学生受益是我们最大的追求”的主导思想。
最后,教师发展中心顾晓琳主任表示,通过本次视觉艺术设计学院“技艺传承,去水增金”的教学沙龙,使大家受益匪浅,对本次沙龙给予了充分肯定。老师们一致认为,在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,要对课程先去水、再挤水、增加含金量,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举措,落实学生的技艺结合,全面提升教学质量,推进艺术专业教学人才培养。
[ 返回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