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6日,长春光华学院举行了一场主题为“筑・课共生:高校图书馆营造课程中的文化基因解码”的学术报告,汇报人高连平教授就该校A区图书馆改造项目展开深度分享,为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范例。
报告聚焦的图书馆改造项目位于长春光华学院A区图书馆4楼,原先是羽毛球馆,占地约1000平米,由于利用率较低,学校决定将其重新规划为藏、借、阅一体的新书阅览室。这一项目不只是空间的改造,更是一次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内涵挖掘与重塑的探索。
在创意构思环节,高连平教授介绍了设计团队如何从空间利用和文化表达出发。空间设计以流线型拱形语言构建视觉主轴,顶部纵横交错的弧形钢结构承载保暖彩钢棚顶,墙面的拱形造型墙与天花弧拱相呼应,不仅增强了空间的整体感,还营造出独特的美学氛围。灯光设计同样独具匠心,根据空间高度和使用功能,选用4大类型灯具,从棚顶的大面积LED软膜灯光组到书柜下方的LED中性光射灯,再到造型部分的LED暖色光灯带点缀,既满足照明需求,又营造出舒适的阅读环境。
设计方案表现通过多维度展示,让在场师生对改造后的空间有了直观感受,720全景设计方案更是带来沉浸式体验。施工图绘制涵盖家具尺寸图、天花布置图、插座点位图等,精确到项目的每一个细节,为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校领导高度重视。康启鹏董事长亲临施工现场指导,针对建筑结构优化、工艺标准把控、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提出建设性意见,并强调功能性与人文性融合的重要性。在探讨阅览室名称时,最终确定为“均一阁”,取自《庄子・天地篇》,寓意师者无私传道、学子专注求学,康启鹏董事长还亲自为匾额书写墨宝。
施工阶段,从2022年7月材料运送进场,到8月底家具安装和卫生保洁完成,各环节紧密衔接、有序推进。期间,完成了棚顶造型制作、墙面装饰、地面改造等一系列工作,每一步都严格遵循施工规范。
最终,改造后的“均一阁”以崭新面貌示人,并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(2022年度)交通/体育/公共空间工程类竞赛中荣获金奖。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水平,更为重要的是,它成功地将文化基因融入到图书馆的营造课程中,实现了“筑・课共生”。
此次学术报告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,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背景下,高校图书馆的营造不应仅仅满足于功能需求,更要注重挖掘和融入文化内涵,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的学习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