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长春光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凭借突出的就业成效、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,荣获 2023-2024 学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“优秀专业” 荣誉称号。
夯实实力为基:专业排名与就业数据双优凸显
产品设计专业的就业优势源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。将设计创新观念转入专业教学、完善课程知识结构。将社会服务等实践项目融入课堂专业教学中,提升了学生对接企业社会的能力。形成了可持续的,由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体化、递进式、交叉融合、跨界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。使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达到直接对接企业,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,这种课程教学体系推进了学生对创新实践课程的高度认知,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,既有研究内涵又有项目支撑的集成效应。实现了“学以致用”“用以促学”的教学理念,逐步构建起低、中、高互为支撑的递进式的课程体系,形成了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。
在艾瑞深校友会 2025 中国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排名(应用型)中,其被评为 A + (5★)级,评级位列全国排名第 12名,稳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,明确跻身于“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” 行列。这一排名由第三方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,其评价体系涵盖学科水平、培养质量、师资水平、专业水平与专业影响力 5 大核心指标,整合了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杰出校友等 100 余项观测数据,是目前国内参评高校数量最多、专业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,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信力。
近三年产品设计专业就业率逐年大幅攀升,2023-2024 学年毕业生就业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同时考研数量显著提升。2024届李晨同学考取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。中国美术学院是我国美术领域顶尖学府之一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也是国家“特色重点学科项目”建设高校,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唯一承认学历的中国美术类大学;2025届张坤同学考取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。吉林艺术学院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,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高校,在艺术教育领域享有盛誉;2025 届王晨杰同学考取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研究生,英国利物浦大学是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,是一所百年名校,共计培养出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。利物浦大学91%的研究成果被认定为世界领先或国际优秀。另有多名同学考入延边大学、北华大学、长春理工大学、吉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。
产品设计专业2024届李晨同学考取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——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
产品设计专业2025届张坤同学考取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——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
产品设计专业2025届王晨杰同学考取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研究生。利物浦大学是英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,是一所百年名
校,共计培养出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,利物浦大学91%的研究成果被认定为世界领先。
多维培养教学模式:构建就业核心竞争力
产品设计专业能够获此殊荣,关键在于‘四位一体’多维培养教学模式与产教融合的深度落地。“创新实践基地 + 设计工作室 + 竞赛驱动 + 校外实践基地” 的教学模式框架,通过 “搬课堂到项目现场、带赛事进课堂、带实践项目入课程” 的具象化实施路径,将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,强化学生岗位适配能力。以 “提升就业核心能力” 为目标,构建了课堂教学、实践教学、社会实践一体高校联动教学机制,依托文创产品设计工作室、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工作室,构建了课堂教学+工作室教学+社会实践一体化高效联动教学机制。形成了“产品设计理念—产品设计创新—产品设计实践”三者闭环链接,既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性,又侧重了课堂教学实践性。形成了递进式、交叉、融合、跨界的实践教学体系,使教学特色更加鲜明。
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展、以赛促就业更是本专业教学模式的重要成果载体。产品设计专业师生近三年获得国家级、省级奖项百余项。产品设计专业2022 级陈珂婷同学曾作为获奖学生代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专访,此次专访展示了产品设计专业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设计创新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教学模式,将设计理念与实践深度融合,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良性互动,引导学生以创新性的思维实现价值的创造性;产品设计专业2022 级陈璐琰同学以长白山美人松为设计元素,设计IP系列文创产品,并在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家展出,同时作为礼物赠送外国友人。实现学校与社会人才对接,使其在知识、能力、素质三方面均得到提升,达到产教融合育人目的、成果得到充分转化,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。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,实现 “学习即实践、毕业即上岗”,实现 “以赛促就业” 的良性循环,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衔接。
获奖学生受邀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展览。展会期间, 产品设计专业22级陈珂婷同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专访。
产品设计专业2022 级陈璐琰同学以长白山美人松为设计元素,打造IP系列文创产品,并在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家展出,同时作为礼物赠送外国友人。
未来,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坚持国际化视野,本土化实践,围绕产业价值链目标定位和社会服务定位,通过产品创新提升产业价值。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强教兴才为己任,实现对学生价值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的正确引导,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。正确树立社会责任、人生价值、工匠精神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。深入探索知识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发展新模式,聚焦产业融合,培育守正创新产品设计专业人才。